界面新闻记者|马悦然
半年财报季落幕。今年上半年,工程机械企业业绩回暖迹象进一步显现。
界面新闻记者统计了10家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业绩,其中9家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,只有安徽合力(600761.SH)微降。其中,三一重工(600031.SH)的净利润规模及同比增速均居于首位,重新成为了最挣钱的工程机械企业。

从营收角度来看,徐工机械(000425.SZ)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上市公司,但其半年净利及净利同步增速均不及三一重工。
徐工机械自2022年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并取得整体上市后,一度晋升为行业“巨无霸”。2022-2024年,徐工机械净利均高于三一重工,不过两者差距一直较小。
与同行相比,三一重工海外业务表现突出,占其总收入比重已经超过60%,这部分业务毛利率比国内高出约9个百分点。
在这一点上,身为国企的徐工机械略微逊色。今年上半年,该公司海外收入255.46亿元,同比增长16.64%,占总体收入比例提高至46.61%,其中出口收入211.23亿元,同比增长21.1%,创历史新高。
徐工机械提及,上半年土石方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2.37%,土石方机械内销规模跃升至行业第一;挖机内销占有率同比提升,出口收入增长20%,后市场收入增长29%,经营性现金流翻倍增长。
此外,徐工机械铲运事业部收入同比增长,内销中大装上半年跃升行业第一,外销连续36年保持行业第一;新能源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139.4%。
徐工机械称,工程机械行业总体需求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密切相关,受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,具备一定的周期性。但从国际市场来看,区域经济景气度存在区域差异性,工程机械呈现弱周期性,因此全球化是其坚定不移的主战略。
上半年,徐工机械因为计提减值,损失了5.6亿元,其中主要是资产减值损失,达到4.07亿元。
另一巨头中联重科(000157.SZ)的净利同比增速稍快于徐工机械。但在三家龙头公司里,中联重科是唯一一家二季度净利环比、同比均下降的企业。
今年一、二季度,中联重科净利润分别为14.1亿元、13.55亿元,二季度环比下滑约4%,同比下滑1.29%。
上半年,中联重科海外收入同样保持增长,达到138.15亿元,同比增幅超14%,占总营收比重为55.58%。
该公司财报显示,伴随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,海外市场呈现多维度发展态势,其中非洲区域同比增幅超179%,中东、东南亚、澳新保持高速增长,新兴区域市场销售占比达39%。
中联重科在意大利、德国、匈牙利、墨西哥、巴西、土耳其、印度等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拥有工业园或生产基地。其表示,这使得公司实现从“走出去”到“走进去”本地化运营的海外发展战略落地。
上述被统计企业中,唯一一家业绩下滑的企业为安徽合力,其上半年营业收入93.9亿元,同比增长6.18%;归母净利润7.96亿元,同比降低4.6%。
该公司主营业务以工业车辆整机、零部件、智慧物流与工业互联网、后市场为核心,开展研发、制造、销售和现代服务业务。
工程机械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,最近一轮国内的上行周期从2016年开始,到2021年上半年结束,之后数年进入下行周期。去年起,行业拐点逐步出现,工程机械企业的业绩出现复苏。
在这些A股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公布财报前,部分国际行业巨头也公布了自身二季度财报。与中企相比,他们的业绩普遍下滑。
上半年,卡特彼勒销售额约为308亿美元(约合2197亿元人民币),同比下降5%;实现营业利润约54.39亿美元(约合388亿元人民币),同比下降22%。
其中二季度,卡特彼勒销售收入达166亿美元(约合1184亿元人民币),去年同期为167亿美元(约合1191亿元人民币);营业利润为28.6亿美元(约合204亿元人民币),同比下降18%。
该公司第二季度每股盈利为4.62美元,调整后每股盈利为4.72美元;这两部分数据同比分别同比下滑15.7%、21.2%。二季度,卡特彼勒营业利润率为17.3%,而2024年同期为20.9%,同比下滑了约3.6个百分点。
这份财报略低于市场预期,关税成本以及产品价格略微下降,侵蚀了其标志性产品黄色挖掘机和推土机的利润率。
关税成本问题将给这家全球工程机械龙头带来重创,卡特彼勒目前预计,今年新增关税的影响将在15亿至18亿美元(约合107亿-128亿元人民币)之间。
另据小松株式会社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(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)合并财务业绩,其净销售额为9095亿日元(约合441亿元人民币),同比下降5.2%;营业利润1404亿日元(约合68亿元人民币),同比减少10.6%。
同期,小松营业利润率为15.4%,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2亿日元(约合44亿元人民币),同比下降16.9%。
小松指出,其业绩,主要受日元升值、产品销量减少及成本上升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