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评|什么才是一位老师的幸福时刻

11 阅读:5 2025-08-27 13:32:02 评论:0

最近,两张对比照在全网刷屏。22岁的女孩何银和当年教过她的支教老师陈康,跨越12年于重庆再相逢。就在这个夏天,何银以“优秀实习生”的身份,结束了在新疆尼勒克县为期约半年的支教。这两张照片和它们背后跨越时光与山川的故事,引发无数网友点赞。

12年前,陈康与上海的同事们第一次去贵州遵义做支教公益活动时,何银正在读四年级。从被照亮的对象到成为点亮别人的光,何银在陈康等老师的鼓励支持下,一步步走出黔北山区,不仅拥抱了新的人生,也成为一名支教老师。

什么才是一位老师的幸福时刻?或许这样的相逢就是。

马上评|什么才是一位老师的幸福时刻 第1张

这是何银(左)和支教老师陈康跨越12年的对比照,获得网友数万点赞。受访者供图

对于陈康来说,看见自己的学生真的走出了大山,成为发光发热的青年,就是满满的成就感。对于何银来说,历经十二年成长,终于接过老师的“衣钵”,将支教的光亮传递到更远的地方、传递给更需要的孩童,这也是一种幸福。

在新闻报道的留言区,很多网友也跟帖上传自己的支教照片,或是和老师的合照。这不仅是一段段宝贵的记忆,也是很多人年轻时发过的光,这一束束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孩童,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股力量。

据何银回忆,当时陈康这个来自上海的公益团队不到10个人。他们不仅修缮了校舍,还为学生送来文具、棉服等爱心用品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给孩子们开展高质量的音乐美术课程启蒙。何银用“难以想象”来形容这股来自山外的新鲜活力。这些支教老师的到来,拓宽了何银的眼界,也为她打开了一扇窗。

正如何银所说,“只有这些老师来了,我才发现广阔世界是如此具体可感。”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,但有些时候就是需要一个引路人,需要一个驶出闭塞小世界的山口。而来自广阔世界的陈康们,就是山区孩子们的一个个山口,通过他们架起的桥梁,哪怕仅仅是一种眼界,也就埋下了走出大山的种子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陈康之所以去遵义支教,是依托于上海对口支援遵义市的行动。这些年,陈康在当地的公益活动也并未断线。而这背后,是一系列持续性、大规模的公益行动。

就在今年6月,2025年“沪心”援助行动圆满收官,该活动多年来累计帮助遵义上千名先心病患者走出疾病阴霾。为推进沪黔(遵)扶贫协作工作而派驻贵州省遵义市的上海市援黔干部联络组,2021年也被授予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
陈康的身后,是无数陈康。在众多网络留言中,陈康也表示,自己最喜欢这段对话:“怎么全网都搜不到陈康老师?”“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支教老师,是千千万万人里面的一个。”陈康既是支教老师群体的代表,也是奔波在沪黔之间公益人士的代表,更是无数照亮别人的烛光中的一束。

马上就要教师节了,对陈康来说,这可能就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。陈康曾鼓励何银“不当井底之蛙,去看看外面的世界”,而何银又在激励更多的孩子。当故事接续故事,当光亮点燃光亮,美好还在继续发生。

推荐文章

本文 快租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ap.kuaizu.me/post/29425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