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板保险中介有点难:业绩集体告负,退局者频现

11 阅读:6 2025-08-25 20:32:03 评论:0

  来源:北京商报

  作者:李秀梅

  当前正值中报披露期,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机构业绩也逐渐浮出水面。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,截至8月25日,已有五家新三板保险中介披露了2025年中报。具体来说,昌宏股份、润生保险、诚安达、ST创悦、一正保险五家公司净利润集体告负。

  不仅业绩亏损,高峰时期,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机构有30余家,现在数量已降至个位数。保险中介为何越来越难?在严监管之下,保险中介的前路在哪里?

  业绩持续承压

  截至8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稿,已经有五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披露2025年中报。分别是经营保险销售、保险代理业务的昌宏股份、润生保险、诚安达、ST创悦以及经营保险公估业务的一正保险,五家公司整体业绩表现并不理想。

  从营业收入维度统计,五家公司营业收入表现为“三升一降一平”,其中,昌宏股份营业收入为0,去年同期同样为0;营业收入最高的诚安达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.11亿元,同比增长23.11%;其次为ST创悦,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22.97万元,同比增长19.68%;一正保险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36.53万元,同比增长17.25%;营业收入负增长的是润生保险,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19.68万元,同比减少44.97%。

  虽然部分机构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,但仍面临不小市场压力。诚安达在半年报中直言,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竞争加剧,在外资保险加快进入和互联网巨头进军保险业的双重挤压下,保险中介市场竞争将加剧,市场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。

  盈利方面,上半年这五家公司净利润集体表现为负数。其中,亏损超百万的有两家,分别为诚安达亏损298.39万元和润生保险亏损137.85万元。而一正保险、ST创悦和昌宏股份分别亏损78.99万元、35.66万元、11.85万元。

  谈及新三板保险中介盈利艰难的原因,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,在大型保险中介公司占据主导地位的环境下,中小机构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。运营成本高企,包括人力成本、技术投入以及合规成本等,给这些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财务压力。此外,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,缺乏差异化竞争力也是导致盈利困难的原因之一。

  在业绩承压的同时,新三板保险中介机构纷纷“出走”。高峰时期,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机构数量超过30家,但随着机构陆续摘牌,目前数量已降至个位数。近日华凯保险在公告中表示,由于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,公司股票将存在被终止挂牌的风险。

  转型已迫在眉睫

  为何保险中介近年来发展不顺?除了头部机构挤占市场,整个保险中介行业的生存空间也在被挤占。

  在以往,保险中介大量依靠车险业务为生,但近年行业内部“去中介化”呼声不断,一批规模小、利润薄、管理松散的代理机构被淘汰。与此同时,近年来,保险中介机构加速整治“多散乱”问题,保险中介机构身处严监管、高标准的行业要求下,叠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,集体进入优化与转型期。

  在监管的“清虚提质”下,保险中介市场大浪淘沙、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。新三板保险中介要如何才能避免成为历史的过客,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?

  在柏文喜看来,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,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二是加强与大型保险公司的合作,通过代理或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能力。三是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细分,与其在车险红海里打价格战,不如切入大型中介无暇顾及的碎片化场景:宠物医疗险、户外运动险、教培责任险等,利用场景方渠道精准获客,降低费用率。四是强化内部管理,优化成本控制,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,可考虑主动终止挂牌,把节省下来的督导费、信披费投入到数字化和市场拓展中。

推荐文章

本文 快租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ap.kuaizu.me/post/29023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