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评|老年“暴走团”阻挡消防车,只是素养问题吗

11 阅读:4 2025-07-18 20:32:05 评论:0
马上评|老年“暴走团”阻挡消防车,只是素养问题吗 第1张

视频截图

近日,辽宁朝阳一老年“暴走团”列队准备出发时,占据路中央,阻挡了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通行,双方僵持了一两分钟,最后救护车靠边腾地,老人们列队出发。7月18日,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回应称,这是个素养问题,会联系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。

社会对群体的认知往往依赖典型事件形成标签。老年“暴走团”阻碍应急车辆、霸占公共资源等失范行为,容易成为舆论聚焦的典型案例。这种聚焦会强化公众对“老年人不守规则”的刻板印象。这是应当引起关注的社会现象。

近年来,一些老年人的行为失范问题时有发生。比如,某地曾有老人长期组团霸占麦当劳餐桌,不消费只打牌,大声喧哗打扰其他顾客。一些老年人的失范行为,容易被解读为“没有素质”“为老不尊”,进而引发代际对立。年轻人可能会将对个别老人的不满,迁移到对整个老年群体的态度上,产生反感老年人的情绪;而多数理性的老年人,可能会因群体形象受损而感到委屈,甚至对年轻人不尊重长辈产生抱怨。

这种双向的“负面情绪”,可能加剧代际隔阂,让原本尊老爱幼的和谐关系出现裂痕,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。

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,但尊重是相互的,老年“暴走团”给救护车、消防车让个路,晚几分钟出发,并不会有什么损失。僵持不让路的行为,不仅违背了基本的社会公德,更可能涉嫌违法。

要知道,消防车、救护车都是特种车辆,执行紧急任务时享有优先通行权,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。因此,老年“暴走团”的行为不仅是缺乏素养,更可能涉嫌违反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等法律法规。

少数人的失范行为,本质上是将个人私利置于群体荣誉之上——他们在满足自身诉求时,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让整个老年群体蒙羞。比如,当老年“暴走团”阻碍消防车的视频流传时,许多老年人会谴责其“丢了老年人的脸”,这种内部的羞耻感,正说明个体行为对群体形象的消解是真实存在的。

老年“暴走团”本应是城市一道活力风景线,却因占用机动车道、逆行、制造噪音等问题屡遭诟病。此次阻碍消防车和救护车通行事件,更是把健身活动异化为城市交通的“移动路障”,消耗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善意、理解和尊重。

解决类似失范行为问题,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。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,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,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,提高老年人的规则意识。社区和公共场所管理者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合适场地,合理规划健身路线等。老年人自身也应增强公德心,在追求健康快乐生活的同时,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,尊重他人权益。

推荐文章

本文 快租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ap.kuaizu.me/post/20361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