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社论】“本升专”释放什么信号?

11 阅读:6 2025-07-10 18:00:03 评论:0
【社论】“本升专”释放什么信号? 第1张

近日,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2025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中,明确多个专业招收本科毕业生,让“本升专”成为热议话题。

其实,职业院校招收本科生,不是第一次出现: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招收“回炉”考取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,累计超过150人;山东青岛市技师学院自2009年创办“大学生技师班”,至今已开办十几届,学生中不乏毕业于山东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等“985”“211”高校的本科生。

不仅是高职院校在单独招生中招收本科生,也有一些本科生“回炉”读专科学技能。甚至,随着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,部分高分考生弃名校而选择职业本科院校,也在持续扭转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。这些现象,既反映了制造业升级转型背景下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趋势,也说明职业教育正在凭借自身的优势赢得社会的认可。

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,新能源、智能制造、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业加速壮大。这些行业具有创新活跃、技术密集、价值高端、前景广阔等特点,需要有高技能人才作为基石。具备多维知识结构、能够熟练掌握智能工具,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的高素质技能人才,成为产业发展必需。

本科生选择“回炉”学技术,一方面说明,掌握实打实的技能对于就业的重要性;另一方面也反映出,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的学历偏见正在加速松动。一些企业不再唯学历论、唯文凭,而是更看重求职者是否拥有能揽“瓷器活”的“金刚钻”,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被不断拓宽。求学者捕捉到了这一信号,看到了技能成才的前景,在成才道路的选择上更加理性、务实。

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技能成才路,令人期待。他们的选择将为产业升级转型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。当这些技能人才走向社会,获得优质的工作岗位、可观的收入水平、广阔的发展空间,也将持续刷新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印象、提升对技能成才道路的信心,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,夯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源基础。

进一步畅通这种良性循环,要求职业教育紧贴产业发展趋势、优化专业设置,形成人才链紧扣产业链、创新链的专业体系,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,培养能够及时适应新技术、新业态和新职业的创新型、技能型、知识型和复合型技能人才;另一方面,也要求完善评价激励机制,构建以个人贡献为导向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,让技能人才有体面的收入,有机会与空间实现职业价值。

高素质技能人才不足仍然是制约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因素。加快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,满足高端制造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,是职业教育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。

不管是“本升专”的招生模式,还是职业本科稳步发展吸引优质生源,都指向一个方向:通过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学习技能,培养造就更多与时代相适应、能够支撑产业升级转型的高技能人才。从这个意义看,“本升专”现象对教育、产业,对年轻人的人生选择,都能提供一定的启示。

推荐文章

本文 快租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ap.kuaizu.me/post/18480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