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

11 阅读:1 2025-07-07 10:32:04 评论:0

今天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。1937年的7月7日,日军在卢沟桥畔制造“七七事变”,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就此打响。

88年过去,山河无恙,但那些为守护家国而浴血的身影,从未被遗忘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张

“一把大刀,震慑敌胆”。抗日名将赵登禹在长城喜峰口,以大刀夜袭而威震敌寇。

1937年,卢沟桥的枪声点燃全面抗战的烽火。他率部死守,在南苑保卫战中身先士卒,壮烈捐躯。

“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。只有英勇杀敌、不怕牺牲,才能挽救祖国危亡……”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2张

这段慷慨陈词,是1933年3月11日晚,中国第29军109旅旅长赵登禹在率领大刀队夜袭敌营前,所发出的决死动员令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3张

九一八事变后,日军占据东北,进而觊觎华北。1933年3月,日军进犯长城沿线地区,中国军队各部奋起抵抗,这就是著名的长城抗战。其中,29军奉命增援喜峰口等关隘阵地,赵登禹率109旅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4张

唐山市迁西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马振: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喜峰口长城,可以看到,敌楼上的弹孔还非常清晰,这就是敌人当时用枪炮打击留下的。这边上面还有一个长城的垛口,当时日军的飞机直接给炸塌了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5张

面对日军飞机重炮,赵登禹率官兵奋勇抵抗。这位从小习武、16岁从军的山东汉子,早已练就一身胆魄,此刻为御外侮,更是把生死置之度外。

战斗中,一枚炮弹在他身旁爆炸,左腿被炸伤,鲜血汩汩而出。他撕下衣襟包扎,继续指挥作战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6张

赵登禹长孙赵瑞明:他说没关系,这是小事。小伤是小纪念,大伤牺牲才叫大纪念,践行了自己就是军人,就是杀敌去了,战死为止,献出生命,保卫这块土地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7张

29军装备简陋,一直重视白刃战训练,赵登禹决定以此出奇制胜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8张

3月11日夜,他亲率500名战士,携带大刀和手榴弹,奇袭日军营地。暗夜中,敌人万万没有料到中国军队从天而降,顿时一片大乱。此次夜袭歼灭日军数百人,炸毁火炮等大批装备,赵登禹和29军的大刀队一战成名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9张

喜峰口长城抗战博物馆馆长张国华:喜峰口战役中使用的刀,一般的刀柄为20厘米左右,整个刀长是80厘米至1米左右,有的刀刻的就是忠诚的忠字,用大刀砍出了我们中国军人的血性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0张

喜峰口战役,迫使日寇退回长城以北,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,也鼓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。这首激昂的《大刀进行曲》,就是深受鼓舞的音乐家麦新所创作,很快广为传唱,大刀也成为抗战精神的重要象征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1张

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涛:赵登禹将军的部队,是用比较落后的武器,用大刀队这样一个冷兵器的战法,在喜峰口长城隘口获得胜利,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中国军队是能打败日军的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2张

1937年7月7日,卢沟桥事变爆发,之后日军不断增兵,7月27日对平津地区大举进攻,中国守军顽强抗击。此时已升任29军132师师长的赵登禹临危受命,担任了南苑地区的前线总指挥。他召集各部,再次发出誓言:“军人抗战有死无生,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”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3张

战斗打响后,赵登禹临危不惧,指挥部队和军训团学生展开殊死拼杀。抵抗之顽强,让骄横的敌人出乎意外,战况之惨烈,被日军用“噩梦”来形容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4张

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宣教专员徐莹:“白日下的一场噩梦”这个说法是来自1939年日本陆军报道部出版的《大陆战史》,说到了日方已经进行了非常猛烈的进攻,但是中国军队也进行了非常顽强的抵抗,地上的尸体不断地增加,被称为“白日下的一场噩梦”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5张

在南苑保卫战中,赵登禹依旧身先士卒,多次率领敢死队员与敌人肉搏。就连敌方的战史,也不得不记录下了这位对手的英勇无畏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6张

山东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鹏:《大陆战史》当中有详细记录,敌将赵登禹的防守非常坚固,几经阻战都无法容易地将他拿下。我军的编队轰炸和炮击不断进攻,但敌军仍以必死之决心,以猛烈的火力朝我军射击,此战惨烈至极,我方死伤数量不断增加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7张

7月28日,由于敌我力量悬殊,中国守军在大量杀伤敌人后被迫撤退。在大红门一带,遭到日军围困,赵登禹率部冲杀突围,不幸中弹牺牲,年仅39岁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8张

赵登禹长孙赵瑞明:撤退前传令兵脱离了战场,回来说的,请转告老母,忠孝不能两全,军人战死沙场,乃是本分,没有什么可悲哀的。只是我的北平老母心中肯定有些受不了,替我转达他的儿子为国家牺牲了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19张

人民不会忘记为国牺牲的儿子。

今天,在北京,赵登禹路和赵登禹大街上一派繁华与祥和。赵登禹学校里,孩子们正在认真学习。

这是当年抗日英雄们梦寐以求的景象。他们的精神,也会永远激励后人。

抗日英雄谱丨被写进敌方战史,赵登禹:抗日救国,是我军人天职 第20张

(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姬强 河北台 山东教育台)

推荐文章

本文 快租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ap.kuaizu.me/post/17678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